朝陽將實名曝光不禮讓斑馬線的駕駛員和行人!你怎么看?
近年來,通過交管部門的有效治理,我市許多機動車駕駛員已經養成了禮讓行人的良好駕駛習慣,城市文明也得以提升。但同時發現,行人及非機動車在橫過馬路時冒闖信號燈或邊看手機邊過馬路,甚至站在路中央停滯不前的現象也不鮮見。為此,今年“兩會”期間,市政協委員劉艷霞提交了《關于“車讓人,人快走”的建議》的提案。對此,市公安局答復稱,今后通過曝光的方式,對存在不禮讓斑馬線的機動車駕駛員、非機動車駕駛員、行人進行實名曝光,提高交通安全禮讓意識,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監督氛圍,讓群眾自覺養成文明禮讓的習慣。
劉艷霞等在提案中說,斑馬線是生命線,紅綠燈是生命燈,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都應從自我做起,車讓人讓出文明,人讓車讓出和諧。建議行人橫過馬路時應盡量加快速度,盡快通過人行橫道。
市公安局答復說,禮讓斑馬線不僅是機動車的事,也需要行人、非機動車駕駛員的相互配合,做到車讓人、人讓車,營造文明禮讓社會風氣。今后將利用報刊、網絡和“雙微”等自媒體平臺及時將不禮讓斑馬線引發事故的圖片、視頻及嚴重后果制作成案例,發布相關信息,倡議人們文明禮讓。發布行人過馬路注意事項、車輛如何禮讓斑馬線等信息,從機動車駕駛員、非機動車駕駛員、行人多方面入手,加強對人們“禮讓斑馬線”的教育,杜絕因車輛不文明行駛引發交通事故。走進社區、企業(單位)、學校等地,采取發放宣傳資料、懸掛橫幅、講授交通安全課等方式開展“車讓人、人讓車”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,讓廣大交通參與者認識到禮讓斑馬線的重要性,以及不禮讓引發事故帶來的危害性。
開展“禮讓斑馬線”專項整治活動,通過現場處罰、口頭教育的方式,對不禮讓行人的機動車駕駛員、非機動車駕駛員、行人進行勸導教育,通過整治形成“車讓人、人讓車”的文明交通環境。對行人闖紅燈橫穿馬路等違法行為進行監管,及時勸導、查處行人闖紅燈違法行為,耐心做好交通違法者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,做到教育為主,處罰為輔。
借助執法記錄儀、手持攝像機以及路面監控、電子警察等現有裝備設備,豐富查處手段,實現全天候嚴管嚴控,在重點路段、路口建設一批機動車違法通行人行橫道自動抓拍系統,壓縮管控盲點,擴大震懾作用。
打造一批禮讓斑馬線的示范路口路段,以點帶線,以線促面,形成示范輻射效應,不斷強化禮讓行人的良好氛圍,引領帶動斑馬線通行環境整體提升。利用社會力量監督、曝光不禮讓違法行為。在加大對不禮讓斑馬線行為交通違法行為整治的同時,充分利用社會力量監督不文明禮讓的行為,通過曝光的方式,對存在不禮讓斑馬線的機動車駕駛員、非機動車駕駛員、行人進行實名曝光,提高交通安全禮讓意識,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監督氛圍。
禮讓斑馬線需要駕駛員和行人共同努力,交通法規行人和機動車駕駛員都應遵守。
↓↓↓
近日,濟南啟用了首個專門針對非機動車逆行的違法抓拍,
駕車人一旦違法會被電子眼取證并進行人臉識別,
個人信息同步曝光在路口電子屏。
據了解,該逆行自動識別抓拍系統可以24小時不間斷抓拍,
即使路面沒有交警執法,
違法也照樣會被取證。
據了解,這處抓拍設備抓拍到的圖片還與濟南市人臉數據庫、交警后臺大數據、路口曝光電子顯示屏進行了實時同步。也就是說,一旦非機動車駕駛人逆行被電子眼抓拍,交警的后臺系統即時錄入取證,并會自動同步人臉數據庫,通過人像比對讀取違法人的姓名、年齡、身份證號、工作單位、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,然后反饋到路口的曝光屏上,將違法照片和違法人的信息實名曝光,讓其在過往的市民面前“亮亮相”。與此同時,對于已經落實身份的違法者,相關信息還會與誠信系統相連接,記錄到其誠信檔案。
據悉,下一步隨著技術的成熟,針對非機動車逆行的專項抓拍點位會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應用。
溫馨提示
有問題想要咨詢怎么辦?
在線
咨詢
如果你有男科問題需要免費解答?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直接在線咨詢,有專業醫生為你解答,有什么陽痿早泄、前列腺疾病等這些問題都可以問。